結合本校在語言、心理、教育、文化、資工、特教等跨領域的學科專長,引領四大面向的研究:分別為華語習得歷程與機制、核心科技、教材教法與評量、以及文化研究與文化教育。對於語言習得議題(含語言習得、神經語言學、發展語言學)、語言科技(包含自然語言處理、語料庫與大數據、虛擬/擴充實境)、語言教學(含語言教材、教法、評量、師培、軟體平台)、文化議題(含臺灣文化研究、海洋漢學與文化教育)以及語言文化的社會議題(含對弱勢族群之協助、對臺灣國際能見度之提升、對華語文產業之推動)等進行深入探討與推展,以達成以下五個目標:
目標一:建設臺師大成為華語語言習得基礎研究的標竿
目標二:建立並推廣華語學習標準
目標三:持續創建全球第一的華語教學基地
目標四:擴大新興科技和語言學習之整合,持續建設臺灣成為華語文科技產業島
目標五:整合國際臺灣學、海洋漢學、文化教育等面向,持續建設臺灣成為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樞紐
臺師大「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」研究架構
本中心將在學習歷程與機制(教育神經科學)、學習支援設計(如數位科技支援教學內容與方法創新、師資課程與培育優化)、學習結果量測與回饋(如學習評量工具開發與分析)等方面,透過最具影響力與挑戰性的學習科學研究議題為核心,結合本校心理、教育、科技、資工、特教等跨領域的學科專長,引領四大分項計畫,針對科學教育(Science Education)、精準教育的數位科技(Digital Technology of Precision Education )、智慧量測暨大數據(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Big Data) 與教育神經科學(Educational Neuroscience)與基礎歷程等四大核心主題進行前瞻性的探討。
目標一:教育研究全球領先
致力於將前瞻的教育和學習理論與技術成果,以及重大教育社會與實務議題之成功經驗如評量教學工具與平台、素養培育方法、教育決策模式等與世界互相開放共享 (Open and Share),提升臺灣教育在全球的能見度,教育研究達致全球領先。
目標二:師培模式領航世界
整合中心跨領域研究成果,提出師培建言白皮書;並積極強化與師培學術團體進行全球師資培育、教育實務及教育政策的對策研議與推動,以集智(Collective Knowledge)的方式,讓臺灣師培制度更完善,將師培能量輸出到全球。
目標三:教育產業永續發展
透過持續輸出優質具實證基礎的教育/學習科技產品,與廠商簽訂技轉或商品化產學研究成果,整合各項研發成果及能量,建置完整研發、產銷、問題解決方案之教育產業智庫基地。
產學連結架構圖
整合並強化國內、外以台灣為主題與主體的人文與社會科學 研究能量,以永續發展為精神核心,建構以全球為視角的「台灣研究/台灣 學」(Taiwan Studies)理論與實踐方案,連結國外頂尖大學的「台灣研究中心」 以及相關研究,打造台灣研究的國際學術重鎮。
具體推動目標:
目標一:建構「台灣研究/台灣學」
目標二:推升「台灣研究/台灣學」的國際學術地位
目標三:連結國外頂尖大學的Taiwan Studies,建立協力互惠的學術夥伴關係
目標四:培育「台灣研究/台灣學」之國內外相關人才
目標五:推進「台灣研究/台灣學」之相關產學合作與人文知識轉譯、貢獻於社會
臺師大「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」研究架構圖
以華人文化相應的社會情意陶冶哲理及方法為底醞,透過實徵研究探討社會情意素養培育的本土化關鍵要素,驗證在地教育方案與生態系統的實效,研發智慧科技促進實用,最終建構實徵、實效、實用的社會情意素養亞洲新典範,進而影響全球的社會情緒教學方向。透過先進認知神經科學、前瞻測驗評量技術、長期發展趨勢追蹤、嚴謹方案設計與執行評估、精準大數據探勘、創新行為與問卷調查以及社會設計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,實現本中心四大目標:
目標一:創建亞洲社會情緒教育新典範
目標二:建立當代華人教師新師道
目標三:形塑社會情緒生態系統共同體
目標四:引領全球社會情緒智慧科技產業樞紐
臺師大「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」研究架構圖